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国际 >走近国画大师潘天寿 :“画画只是副业” 正文

走近国画大师潘天寿 :“画画只是副业”

时间:2025-05-10 02:02:46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国际

核心提示

国画大师潘天寿的雕像。董易鑫 摄1922年秋,潘天寿在上海民国女子工艺学校任教,负责教授绘画、国文和算学。1923年,因其出色的绘画技艺和师范背景,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国画教师。1924年,他与书画

国画大师潘天寿的走近雕像。董易鑫 摄

1922年秋,国画潘天寿在上海民国女子工艺学校任教,大师负责教授绘画、潘天国文和算学。寿画1923年,副业因其出色的走近绘画技艺和师范背景,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国画教师。国画1924年,大师他与书画名家诸闻韵携手,潘天共同创建了中国首个国画系,寿画正式开启一生的副业中国画教育事业。

“我与所有艺术学子一样,走近从小受潘天寿先生的国画影响。”开馆仪式上,大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说,潘天寿先生将民族绘画提升至“关乎一民族、一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高度;他认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他也因此,一生都在为中国画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

为推动传统书画的师徒授受模式向现代教育体系转型,潘天寿应教学所需,编写了《中国绘画史》等教材,在书中对中西文化交流进行了深入反思。

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两大高峰”的著名学术主张;20世纪50年代,他再一次发出“对民族艺术要有自信,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时代呼唤。

开馆仪式现场。董易鑫 摄

艺术教育并非一代人的事。潘天寿之子潘公凯作为当代艺术教育家,多年前便已接过接力棒。

据悉,潘公凯分别在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担任过院长,组织领导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转折与发展,使得中央美术学院从传统美术院校发展成为大美术全学科国际化的现代艺术一流院校。

市民在馆内观赏《耕罢图》。董易鑫 摄

本次开馆的潘天寿艺术中心也由潘公凯亲自主持设计,整体呈“荷花”造型。馆内,《国色年年岁岁春图》《秋酣南国图》等44件潘天寿真迹亮相首展。其中,现收藏于宁海的《耕罢图》和杭州潘天寿纪念馆的《夏塘水牛图》两幅作品自2017年后,再次合璧展陈,成为此次展览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