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财经 >东西问|哈大学校长:鲁班工坊为哈萨克斯坦青年辟职业新赛道 正文

东西问|哈大学校长:鲁班工坊为哈萨克斯坦青年辟职业新赛道

时间:2025-05-10 04:06:47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财经

核心提示

鲁班工坊首期开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设立了4个实训区,分别为车辆维护、燃油汽车系统、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目前,工坊共有约400名学生。2024年,鲁班工坊新增“智慧运输与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计划,

鲁班工坊首期开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东西大学设立了4个实训区,问哈为哈分别为车辆维护、校长燃油汽车系统、鲁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工坊目前,萨克斯坦赛道工坊共有约400名学生。青年

2024年,辟职鲁班工坊新增“智慧运输与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计划,业新该项目在2024至2025学年招收了24名学生。东西大学我们结合高校人才培养需求,问哈为哈新开发一系列标准课程,校长如“智能交通技术导论”“视觉信息处理与分析”“汽车传动与智能控制技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鲁班着力提升学生的工坊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值得一提的萨克斯坦赛道是,今年我们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了鲁班工坊的教学模式,引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15名教师、研究生和工程师赴天津职业大学参加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电动汽车服务与管理、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日常教学中,学生表示喜欢学习现代化设备,老师则对接触热门技术领域新信息和因此提升的教学能力感到满意。

记者:鲁班工坊的学生培养模式,与哈萨克斯坦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有哪些不同?它如何为当地“量身定制”技术人才?

拉赫梅图莉娜:哈萨克斯坦历来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一些地区至今仍有技术人才定向培养和集中分配制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更好对接市场需求。

鲁班工坊的建设为我校引入了先进的技术资源,为一批新课程的开发打下基础。这批新开发的课程契合本地劳动力市场与地方冶金、采矿等关键产业的发展需求。例如,我校结合鲁班工坊的教学资源,对“运输设备及技术”和“运输管理与运营”两个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更新,推出“智能交通与运输工程”“采矿工程中的创新技术”等课程,受到师生好评。

鲁班工坊的教育模式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为基础,与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呼应,同时高度重视实践,可以说是代表了哈萨克斯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记者:鲁班工坊的开设为哈萨克斯坦青年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

拉赫梅图莉娜:在鲁班工坊,编程、智能设备设计、智慧交通安全技术等课程,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今年的招生人数是去年的两倍,生源中还有来自尼日利亚、蒙古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

通过鲁班工坊,学生有机会接触电动汽车的前沿技术,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就业与科研能力。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几家大型汽车公司已与我们签署合作协议,自今年9月起部分学生可以在这些公司实习或工作。同时,东哈州多家大型冶金和采矿企业也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此外,部分有科研志向的学生还能在我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学校的深厚积淀以及鲁班工坊引入的先进资源。可以说,鲁班工坊为哈萨克斯坦青年拓宽了职业发展的新赛道。

记者:中哈两国围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深化合作,有怎样的优势和意义?

拉赫梅图莉娜:深化哈中两国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合作,既能助力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区域合作注入动力。

中国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绿色能源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帮助哈萨克斯坦推动关键产业的技术升级,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将为跨国企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哈中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此外,这种合作在降低失业率、扩大劳动力市场、增进两国文化交流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我认为,哈中两国深化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合作,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两国民众生活水平的重要一步。

记者: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哈两国年轻人之间的交流?

拉赫梅图莉娜:鲁班工坊是哈中两国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的桥梁,引入中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哈萨克斯坦培养了高技能人才,也推动了两国青年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未来,哈中两国应继续深化教育合作,搭建更多文化与技术交流平台,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两国青年的联系。此外,还可以在哈中高校之间设立联合实习项目,让两国青年到对方国家实习、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两国青年协作创新。相信通过多层次的互动与合作,两国青年之间将形成更紧密的纽带,共同推动哈中关系迈向新高度。